第十一章 颍川荀家-《血色汉末》


    第(2/3)页

    “友若此言差异,要知道,这些时日出入我府中太平道之人可少,而且城中身着道袍之人更是随处可见。”另一人接过话反驳道。

    “文若以为喃,”老者看着身旁一直未说话的一弱冠少年说道。

    听到家主询问少年,其余正准备说话之人全都自觉的闭上了嘴,纷纷将目光投向那少年。

    那少年长相伟美、颇有仪容、面白无须,见到家主询问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席末的荀攸,问道:“敢问公达你那好友与明月公子是否有关系、、、、”

    “回叔父,我那好友正是人称明月公子的姜伯孝。”原本听到族人并不上心,出自旁支的荀攸有些失望,不过当看到自幼有王佐之才之称的年少族叔询问,荀攸赶紧道出好友之名。

    要知道姜麒名气可是大的很,才从洛阳回来几天,他每日听到颍川书院讨论最多的人便是姜麒。

    正如荀攸所想,当听到书信是姜麒所写之后,被称为慈明无双的家主荀慈,都经不住将案上书信拿起来看看。

    刚才荀慈只觉那书信的小篆十分漂亮,可如今再看却是那样精美,仿佛世间珍宝一般看完并小心的将一处褶皱抚平。经此一说,屋内很多人看向荀攸的眼神也多出了羡慕之色。

    “听说姜公子投靠的何府尹,如若这样为何其不报告其主,而是与公达书信。”屋里唯一没有变化的荀彧问道。

    “叔父有所不知,伯孝贤弟只不过答应为府尹大人训练越骑营,并未视府尹为主。当然攸想天底下也未有人能降的住伯孝贤弟,或许叔父还不知,侄儿回颍川前一天听闻伯孝贤弟已经卸掉了越骑营司马之职、、、、”

    “这么说来着姜公子还是文武全才,公达不会找到依附之人了吧?”荀彧继续说道。

    “不瞒叔父攸却是有此意,不过攸出自荀家不会轻易表态,但伯孝却是一个可以作为之人,而且从今日之事可以看出伯孝还很是重情义。”

    “想来这姜伯孝更是一个会抓住机会之人吧!”,说完荀彧与荀攸两人心灵相通为之一笑,此刻聪慧的荀彧也看清了自己这个要稍大的从侄,可不是外表那样愚钝。

    “文若可是有见解了?”荀慈放下似若珍宝的书信问向面色从容的荀彧。

    “回叔父,今日彧在街上发现很多富裕之人都开始变卖田产家业,彧好奇的问过下人为何那些人会低价卖掉家业,得到的回答是那些人准备迁徙。可要知道颍川可是豫州最富有的郡县,这些年虽然饥荒可也没有出现过富人迁徙啊!而更奇怪的是那些人要么姓姜,要么与姜家有姻亲。”荀彧不紧不慢的回答道。

    “如此一来我族人还不的不妨啊?”听到荀彧的话荀慈皱起了眉头,心想此事说不定还是真的,随即荀慈便开始对比利弊。

    在颍川接到姜麒通知的还不止荀家,除了荀攸还有颍川的陈群、郭嘉、吴郡的顾雍都在密议信中事情。

    随后几家也都得出了相仿结论,不过因为重视的程度不同,受到的影响也不同,损失最小的当数郭嘉与顾雍两家,也因两人皆是能做主之人。

    本来就家道中落的郭嘉,直接卖了所有家资带着老母隐入山野。而作为家中唯一的嫡子,顾雍说服了父亲以最快的速度变卖了除江东外的所有产业,并在江东大量置业,着一举动也奠定了以后他在家族中的地位。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