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改元中平(求收藏)-《血色汉末》
第(1/3)页
公元184年腊月,随着征北大军的回朝,大汉正式翻过了新的一页。十一月丁卯日,当先于大军出发的皇甫嵩抵挡京城,刘宏亲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一时间锣鼓喧天、声势浩荡。
君臣相见,刘宏甚至亲自拉着皇甫嵩以及钜鹿太守郭典的手,唱出了冀州百姓为二人编辑的童谣。
面对此情此景,皇甫嵩等一众功臣可谓感激涕零,他们一度认为刘宏的礼贤下士会让他成为一代明君。见此皇甫嵩很快将好友阎忠游说他清君侧之言,抛掷于九霄云外。
随着皇甫嵩回京刘宏大排筵席,邀请百官共聚,通宵畅饮,皇甫嵩也借此机会向刘宏奏请,免去冀州一年税赋,让百姓可以休养生息。
一时高兴的刘宏当即准许,并下诏大赦天下,席间并决定改沿用数年的年号‘光和’为‘中平’,并于三日后的己巳日公告天下,本年便定为中平元年。
对于这种用改年号的方式来祈求上天爱戴,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并未有什么波澜。
刘宏一朝从当初的建宁,到现在的中平已经是第四个年号,不过正兴致勃勃的刘宏去不知道这个普通的年号,却成了大汉最后一个有实质意义的年号。
随着黄巾之乱基本平定,皇帝忙着更改年号、大赦天下,但对于大多数大汉百姓而言却没有实质意义。
如今无论官府是否大赦天下,那集市上的柴米油盐任然不会停止上涨。现如今一斗米的价钱比起一年前以涨了数倍,而且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很多不太平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现象。
哪怕如今说是大赦天下了,可那些个要命的苛捐杂税,任然会压的百姓喘不过气来。面对暂时的无力反抗,苟且偷生的百姓唯有希望来年能有个好收成。
当然比起大多数地方战争、饥荒,有一个地方好像与它无缘,它便是大汉的心脏‘洛阳’。
虽然年初时有宵小偷袭洛阳,但是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洛阳的人们任然每天行走在繁华的街道,呼朋唤友、谈笑风生,那繁华之景仿佛在说这里是人间仙境一般。
在洛阳,那些让人厌恶的黄巾党,除了让这里住着的人在茶余饭后多了些谈资,并未有其他作用。
当然着也无可厚非,能在天子脚下住着的那个不是达官贵族,他们哪里会知道黎民的苦恼。就如同高高在上的皇帝一般,都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
中平元年十二月辛未日,大汉颁布新年号的第三天,随着即将到来的新年,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
清晨伴着微风飘飘洒洒的小雪开始漫天飞舞,很快地上就留下了薄薄的一层,世间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在大雪覆盖的洛阳城西,一座刚刚建成的高大坞堡内,今日显得格外热闹。这座坞堡坐北朝南占地数顷,那规模与其说是坞堡不如说是小县城。
远远望去着乌堡不但占地面积大,而且它那高五丈、厚两丈的城墙,一点都不逊色于县城城墙的结构,甚至乌堡墙身上附着的青砖,还要比大多数只用夯土建造的城池好的多。
除了城墙,那乌堡城上正楼、箭楼、闸楼、马道、墙垛、女儿墙一应俱全,宽阔的马道甚至可以行车,而且通往洛阳的东门居然还建有瓮城。
就是如此一座耗资巨大装备违规的坞堡,虽然很多人看在眼中但却无人敢言语,不但因为朝廷法典并没有限制建造坞堡的条款,而且东门前那两座过丈的麒麟雕像,以及坞堡牌匾上大大的‘姜’字,也没人敢去找他家的不痛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