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谁是枭雄(十六)-《血色汉末》


    第(2/3)页

    不过此刻不是叙旧之时,当即一转手中大刀,杨丑朗声道:“末将易阳侯麾下杨丑,请张稚叔将军答话……”

    “将军是杨丑!狗东西换了个主人,还人模狗样的了,将军末将请命出城斩下狗头!!”高头大马、袍新甲亮,在别人眼中是为威风凛凛,可长子城头的穆顺看到却是别样滋味,当即骂道。

    “是不一样了,着姜麒的军队不愧大汉精锐,看那盔甲、战马,皆是上品,再见士兵,方知什么不是不动如山,好!就看看着杨丑要说些什么……”早已在城头观察许久,一切尽收眼底,如同穆顺感慨,张杨也是受到震撼,随后道。

    人头攒动、盾牌护身,随后一身重甲的张杨,在护卫的保护下出现在了城头之上。

    “张将军久违了,近日可还好!”城下等待许久,终于看到熟悉的面孔,杨丑拱手行礼道。

    “久违??哈哈哈,那如今某家是该称呼你杨将军哪,还是贤弟哪!”两军阵前,昔日好友出来叫阵,多少有些尴尬,带着些许怨气,张杨夹枪带棒的回话道。

    “将军何故如此言,丑跟随将军多年,承蒙将军关照方有今日,在丑心中,将军永远是兄长……”在投降之时,杨丑以想到张杨的愤怒,不过眼下各为其主,他并没有后悔过最初的决定,但此刻为了表现,依然和颜悦色的说道。

    “兄长!哼!某家可受不起,如若你还认我着兄长,为何不战而降,此刻又兵临城下!”心腹之人叛变,心情如何可想而知,更何况还在眼前耀武扬威,张杨不禁一拳打在墙垛之上。

    “不战而降,非也,古语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主易阳侯,英明神武,威震四方,我辈武人能为之效命,乃荣幸也。更何况,主公乃我大汉良臣,同为汉军,何有投降之说!”敢出来叫阵,杨丑自然想过对答之法,对于张杨的讥讽,轻松以对。

    “大汉良臣!!以某家看,是大汉篡逆吧!如果是我大汉之臣,为何没有诏书就攻我城池,既然同为汉军,为何同室操戈!”怎么说张杨也是久居官场,论大道理岂是杨丑个武夫能比的,反问道。

    “将军,丑今日来不过念在多年照顾之情,避免两军血流成河好言相劝,将军何必执着。再说将军有青云之志,盖世无功,为何不知弃暗投明,徐良何所为,有何能将军该清楚,眼下天下大乱,正是如将军之辈匡扶社稷之时,为何将军不随我家主公左右,成就大事。再说难道将军以为着长子能挡得住姜家军的铁骑吗!”一听张杨是在批判姜麒之举,杨丑不敢接管,赶紧劝解着,随后更似有威胁的说道。

    “忠仆不事二主,杨早先以随丁兵马左右,更何况为朝臣、守一方,没有天子之令,无论是谁,休想入我长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呵呵!至于挡不挡的住,那要战过才知道,杨将军要是来攻城,某家接着就是!”多说无益!各有心思,再听出威胁之意,张杨也没半点迟疑,轻松怼道。

    相劝不成,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不敢耽搁中,杨丑拨马而回,略带惭愧的向姜麒交令。不过姜麒也没责备,他可不指望三言两语就能说服张杨,随后一招手,鸣金收兵。

    杨丑一回去,城头的张杨赶紧下令准备防御,可不想却听鸣金之声,很是疑惑。

    “将军,看姜麒撤退了,要不要末将带一队兵马出城,趁其不稳,给予一击!”同样听到鸣金之音,相比张杨的疑惑,穆顺却高兴道。

    “趁其不稳?你看到那队骑兵了吗?他们可一直没有动,这些年有传言,姜麒在溯方大量蓄养战马、改善马种,以拥有良骑十数万,骑兵之勇不下西凉董卓、幽州白马义从,只怕此刻开城门,得不到半点便宜。”领兵许久,姜麒那退而不乱的军阵,张杨看在眼中,随即否决道。

    雷声大雨点小,以为会大战一场,紧张了半天的长子城守军,见姜麒那夺目的麒麟大纛远去,终于松了口气,只是并不知道,还能轻松多久。

    姜麒的大营安札在发鸠山之麓,与长子城相聚十数里,进可攻退可守,虽非常驻,各自防御却也一样不少。

    回到刚修建的中军大帐,虽然兵事不顺,姜麒却没有恼怒,反而很是轻松的品着刚上之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