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知道众人不信,房玄龄笑着推开了圣儒殿的大门。 开门的一瞬间,殿内传来新鲜纸张的木香之气,夹杂着浓郁的墨香,让读书人闻了后觉得身处于天堂之中。 放眼望去,两边是一排排书架,书架上面放满了印刷书籍的纸张,少说能印十万本。 南平皱了皱眉头。 “要做这么多书,至少得一年时间啊,还得让整个太学府的人来抄录。” 李宽不语,看向前方。 前边,机关傀儡按照李宽的设计制造的机关器材正在自主运行,用沾了石墨的石印,拓印在白纸上, 然后烘干,一页书籍就做好了。 因为是机械,拓印的速度比做纸的速度更快。 众人走过去,发现那石板上的字竟然是一个个小印章组成,可以随意的排列更改,然后组合,根本不用人为抄录。 能想出这种方法,简直是天才,不对,是惊世天才! 南平惊道。 “父皇常说,天下读书人太少,可用之士太少,就因为纸张太贵,寻常人家读不起书。” “若有了改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天下人再也不愁无书可读!” 房玄龄说道。 “这一切都拜太子殿下所赐,都是太子殿下的主意和方法。” “所以,太子为当代圣儒,名副其实。” 这下,没有人再反驳,可以预见,李宽的改良对于整个大唐的冲击乃是巨大的。 有了活字印刷,一天保守可以印出一万本书籍。(古代书籍比较薄) 南平一直念叨着“父皇一定很高兴”之类的话。 李宽摸了摸南平的脑袋,和蔼的说道。 “南平,父皇早就知晓此事。” 南平惊讶。 “父皇竟然知道了?” 李宽点头说道。 “父皇知道我所有的计划,至于这改良之事,我准备在藏经宗开宗立派之时宣告天下。” 孙思邈惊骇。 这件事一旦传出去,必将引起儒者的震撼,天下读书人必将趋之若鹜的赶往藏经宗。 李宽说了,只要入了藏经宗的圣儒之道,每个人都有书可读。 这一刻,所有人都不再觉得圣儒殿三字夸大,从今往后,夫子庙处的儒生,怕是要少了许多。 孙思邈看着李宽,难怪这个男人能吸引到慕容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