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且这些白纸都是良品,一张可卖一文钱,寻常人家读不起书,也有纸张太贵的原因。 这么多白纸,价值几何,难以想象。 房玄龄走出问道。 “太子殿下,这么多纸张,花费多少,成本如何?” 李宽负手而立言道。 “千斤白纸,白银十两。” “所耗之物,不过竹叶,树皮,枯枝等随处可见之物。” 声音惊呆众人。 别人用纸论张计算,哪怕是朝廷官员,对于这种耗材用起来也是小心翼翼,可到李宽这里,直接论斤算,都是朝堂之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还有,千斤白银子十两,也就是说一文钱至少可以买十张白纸,大唐百姓基本上都用得起。 房玄龄忍不住说道。 “殿下,你说的可是真的。” 李宽眉头轻皱。 “以我的实力,何须说谎?” 是啊,以李宽的受宠程度,以他的实力,没必要说谎。 李治呆立不动,哪怕是他在这件事上也挑不出毛病。 读书人对大唐的重要性,对天下人的重要性,世人皆知,但大多数人却因读不起书,用不起纸而被束缚于农家之内。 若是纸张推广,朝廷之内必定多出不少能人志士,必能昌盛繁荣。 这时,房玄龄又说了。 “太子殿下,纸张一事虽可推广,但书籍过少,抄录官人手又不够,读书之事想要短时间风靡大唐,难啊。” 李宽指了指右侧,那里有一排排书架,放着一摞摞书籍,大到四书五经,宗教礼法,小到农耕作息,药理调养等等,一应俱全。 房玄龄说道。 “书籍多,但要抄录却难,所以从古至今,许多古籍都已经失传,就因为抄录太少,故而消失。” 李宽笑着说道。 “十万书籍,只需十日便可装订完成。” “每本书籍内容都可大不相同,此乃活字印刷术,你们的烫金请帖便是由此物做出。” 活字印刷术? 大家只知道印刷术,可活字印刷术知之甚少。 半晌之后,终于有人开口了问道。 “太子殿下,可否为我们详细道来?” 李宽稍稍解释了原理,所有人都心神震撼,太子之能,超出众人想象。 以至于众人产生了奇怪的想法。 “创立藏经宗,会不会也有仙人帮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