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祠微微挑眉,问道:“那我明早走还是今夜就走。” 顾汾平静道:“走夜路,未免不好,明日清楚再走。” 苏祠点头,说道:“另外我想问老师,陛下为什么要封我为东林巡教使?” 顾汾淡淡问道:“在你眼中,现在的皇帝陛下是一个怎样的人?” 妄议皇帝,这是死罪。 但顾汾就这么简单的问了出来,苏祠甚至也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想了想说道:“他不止手腕够硬,而且还有魄力。” 顾汾微微一笑,问道:“说说他手腕怎么硬?怎么有魄力?” 苏祠觉得接下来应该会说很多,难免会口干舌燥,于是拿起身后的茶水,先是倒了一杯给顾汾,然后自己抱着茶壶喝了起来。 顾汾虽然重规矩,但绝对不迂腐,对于苏祠这些行为,他早就习惯了。 “弟子看来,陛下的登基绝不是简单的先帝遗命,但凡在朝的官员,多多少少都知道先帝在位时,不喜秦王,更喜齐王,但最后登基的却是秦王,” 顾汾平静道:“帝位争夺,已经成了常事,只要胜者能为民谋福,便是好事。” 苏祠点头,这在大临的确是常事,连祖帝都是从自己兄长手中夺过的皇位,之后的明帝和安帝,如今的齐王和秦王,都一样。 不过巧合的是,似乎每每都是弟弟抢了兄长的皇位。 顾汾的意思是叫苏祠不要说这些废话,于是苏祠直接插入正题,说道:“陛下登基发的第一道圣旨是让师叔去往北齐,参加文坛盛会。” 他的师叔也就是顾汾的师兄贾完之,世人都说他通晓儒藏,还通识道藏,乃是不世出的奇人天才。 顾汾轻轻点头,苏祠接着道:“但是按礼法,夫子入藏,三日后就该是师叔继任夫子之位 ,既然是参加文坛盛会,师叔更应该继任夫子之位后,再前往北方,但陛下很急,” 苏祠有些犹豫起来,接下来他说的话太过背君。 顾汾道:“当今天下,还没有几个人能从你老师这里偷听到东西。” 苏祠笑笑,畅快道:“我现在还是不懂师叔为什么要接受陛下的旨意前往北齐,他应该很清楚,先帝和天下受制于西林久亦,陛下登基,第一把火当然是洒给西林。” 顾汾叹了口气,说道:“师兄死因,我至今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能够让师兄无法留下一条线索。” “老师真的不知道?”苏祠半信半疑的望着顾汾。 顾汾突然从袖口中模出他的圆木棍,一下子就敲到苏祠头上,带着几分骂腔道:“你是在怀疑我?” 苏祠抱头认怂:“学生不敢。” “接着说,”顾汾缓缓收起木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