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顶罪羊-《活在南宋》


    第(2/3)页

    苏胖子最讨厌口花花,不诚实的人了,你说你没看,最多会罚你些钱,挨两棍子,但若是嘴硬,愣是说看了没留意有问题,虽然也能说得通,但是你也得受到些别的大礼包。

    “哼!”苏胖子冷哼一声,冲着他骂道:“我早就说让你们审案时,一定要细看细查,不能疏忽大意,尤其是一些账本的事儿,最容易被人掺假,你不听,你看,眼前这事儿便是例子。”

    “若不是这贪官授意,那些囊虫一般的员外仕伸们能侵占了这数千亩水田?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若无他与人勾结,水田地能被卖光,若是县中公田还有这数千亩水田,怎么会强征周围村落水田,那也就不会激怒百姓冲击官衙,让官府威信受损,所以这一切罪责都要怪这个把好田当做赖田卖的县令!足足三千亩水浇地,竟然被他们隐瞒成三百亩水田,少卖了五万两银,这买卖做的,真是罪不可赦!”

    堂下诸官看着通判愤愤不平的模样,连忙上前同仇敌忾道:“真是贪官,大贪官!通判咱们一定不能饶恕他!”

    “对对对,我等一定要写折子参他!让他把贪污的钱,都吐出来!”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骂道。

    苏胖子瞅一眼众人,再扭头看看跪在地上告罪的王签判,心下点点头道:“好,你们写好折子,然后,嗯,王签判!”

    王签判赶紧道声是。

    “既然你审案不明,那就得认罚,嗯,一会儿你把他们几个列好的罪名,整理一下,递送给吕知州看了,就去处理这事儿,这五万两银子要是追不回来,你这乌纱帽也就别戴了!”

    这一下可把王签判吓坏了,吕知州老好人一般,在他眼中,为这件案子罢免掉一位县令已经是很大的责罚了,这要是再追这县令五万两银子,非得把人逼死不可。

    王签判自从得功名授官以来,从一知寨做起慢慢升迁到如今的位子,什么明里暗里的事情没经历过,这种低卖公田的事儿他亲自出面主理的都不下三次,所以一些事儿自然心知肚明。

    五万贯银子,填补一下公账上的窟窿再分些给下面的官员和衙役能到手里的最多也就一万两,这还是黑了心不要的结果,若是做事再大方一点的,多与手下属官分上一些,他们心里平衡,将来犯事后,他们也能管住嘴,不随便乱说。

    比如说面前这个账本,就夹杂着一些明显是后补写的账目,这分明就是有心人故意在账本上预留了空白页,准备搞事情的。

    一箱百多本账簿里,夹着这么一个明显的隐患,说明这个县令,一不够谨慎,二分分赃不均,不然也不会被手下人摆这么一道。

    再说自己,作为龙州州衙签书判官,平常行走知州厅和通判厅,这辖区各县各寨的主官和副官心里都有个数。

    这祐川县的李县令自从去年被斥责戴罪立功后,据说一直不再理政,其下权柄被左右主薄和县尉分去,虽说他还掌握着大印,但是在县衙里已经没了多少威信,所以这事儿明眼人一看就晓得他是被拉出来顶罪的,这也是隔壁吕知州只罢免他官职,而不追脏银的原因。

    因为这种顶罪的人,一般捞不到多少银子,罚也罚不出多少。

    从他身上找出五万两银子来,真是难啊!

    “真的难吗?”

    苏胖子看着跪在地上的王签判,一会儿叹气一会儿吸气的,脸上就有些不耐烦,背着手走到他面前,指着他道:“你若是觉得难办,我就让别人去!”

    让别人去,就意味着你能力不足,也就说明你这官位与你不匹配,所以这接下来就是,让别人干吧。

    王签判可不舍得像那倒霉县令一样丟官去职,所以就恭恭敬敬的回道:

    “通判这点小事儿自然没啥难度,下官这就去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