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炼形大法-《斩邪》


    第(3/3)页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之三》中说“天地否终等四种,祈禳祯祥。末学道浅等三种,太阴炼尸祯祥。天地运终等十种,修斋行道祯祥。”

    关于太阴炼形的道经道术来源:《真诰》曰:“若人之死暂适太阴,权过三官者,肉既灰烂,血沉脉散,而犹五脏自生,白骨如玉,七魄荣卫,三魂守宅,三元护息,大神内闭。或三十年二十年,随意所出。当生之时,即便收血育肉,生津成液,质本胎成,易形濯貌,乃胜于未死之容也。真人炼形于太阴,易貌于三官者,此之谓也。”

    如果是修九真之道的话,又有不同。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云:夫人修身中九真之道,身未升登,翳景示俗,暂入太阴,身经三官,三官不得摄也。则九真召魂,太一守骸,三元护气,太上摄魂。骨肉不朽,五脏不陨。能死能生,能阴能阳。出虚入无,天地俱生。是道士精静营形,感致九真之气应也。

    这种方式是能够一直骨肉不朽,五脏不陨,最后能够死而复生。

    《玄品录》记载:1、周隐遥,字息元,居洞庭苞山。

    自云角里先生之后,山有其祖用。

    里村言其世数人得道,隐遥精修太阴炼形之术,不以昼夜更动息,不以寒暑易纤厚,不食而甚力,虽饮而无漏。

    贞观中召至长安馆,于内殿问修息之道,对曰:臣所修者,匹夫之事,功不及物。

    帝王一言之利,万方蒙福,得道之效速於臣。人区区所学,非万乘所宜留意。恳求归山,诏遂其所适。他日赞皇李德裕闻其有道,建宝历崇元圣祖院为供养之所,院在句曲山华阳南洞前,令狐楚有记。

    2、朱自英,字隐芝,句曲朱阳里人。生於太平兴国元年。八九岁从牧儿郭干村,能吹笛致鹤,父母以为不祥,弃之。乃从茅山朱元吉着道士服,时年十二,端拱之初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