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马车刚抵达玉宝斋,杨夫人就迎了出来。 杨山虽然不知下落,但玉宝斋却一直开着,并未关门。 将人往屋里引的过程中,杨夫人解释说:“妾身一大家子都靠这个铺子过活,关一日就要少一日的收成,因而妾身虽然痛心,也只能坚持开着。” 陈朝颜没有评置,只留心观察着柜子上下陈列着的各式玉玩。 “大多品质都不怎么样,”月见紧跟着她,边看边说,“也就那边那个玉扳指、玉笔和玉砚品质稍好一些。” 陈朝颜顺她的话看过几眼后,问道:“你说的不怎么样,大概要多少钱?” 月见答道:“在京城的话,大概一二百枚铜板吧。” 一二百枚铜板,可不算少。 这里的玉件加起来,差不多有五六十件。一件就按一百文钱来算,五十件也有五贯钱了。这样的家当,放在一个句昌县这样的小县城中,比上肯定不足,但比下,却是绰绰有余了。 陈朝颜的目光在各个玉器上都浏览了一遍后,便跟着因睹物思人而不断掉着泪珠子的杨夫人去了后院。 后院不小,除了他们自己一家六口外,如孙夫人所说,还雇着一个婆子、两下婢女与一个杂役。 陈朝颜按照光屏显示出来的平面图,先绕着院子大致走了一圈,了解清楚准确地布局后,才进了书房。 书房中,两个孩子正在婢女的看护下,安静地习着字。听到脚步声,婢女连同两个孩子都齐齐抬头看了过来。 陈朝颜也遵循本能地朝他们看过去,看到两个孩子,特别是年纪小的女孩子时,脚步霎时一顿:齐武! 谢玄走在她的身后,看到她突然住脚,便也跟着停下来,而后顺她目光看过去。看到那小女孩的瞬间,他不由得勾一勾嘴角,低声道:“有意思。” 两人的异常举动,自然也引发了其他人的注意。但陈朝颜却顾不得他们的反应了,她转过身,面色严肃地问杨夫人道:“杨山跟齐武是什么关系?” 杨夫人脱口就道:“没有关系。” 月见上前拉过小女孩,抬着她的脸面向众人后,逼问道:“要没有关系,她为何会和齐武长得如此相似!” 后知后觉的李德清看着小女孩的脸,一边捋着下巴上的胡须一边自言自语道:“我说这孩子怎么看着眼熟,原来是跟前几日街上张贴的逃犯齐武相似。” “什么叫相似,这根本就是跟齐武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陵游走过去,站到月见身旁。 杨夫人脸色发白的迅速上前,将小女孩从月见手中拉过来护到身后后,怒声说道:“我们不认识什么齐武!” “事到临头,还想抵赖!”月见冷脸看向陵游,“齐武的画像呢!” “稍等片刻,我这就去拿。”陵游快步出去找俞大洪要了张齐武的画像。但画像拿回来后,杨夫人还没有否认,李德清却先一步摇头道:“不对,杨山不长这样。杨山的眉毛比这个要浓三分,嘴巴一圈也留着大胡子,且脸颊这边还长着一颗带毛的大痣。” 一旁的侍书听到这话,上前从陵游手中拿过画像,去到两个孩子习字的书案跟前,就着他们习字的笔,按照他的话飞快地添了几笔。过后,她将画像拿过来,“李大人看看,杨山是否就长这样?” 李德清锤着手道:“对对,就是这样!” 陈朝颜看一眼画像后,又看向杨夫人。杨夫人紧紧地护着孩子,面上的神色有惊慌、有害怕、有决然,但独独没有心虚。也许,她是真不知道齐武和杨山的关系?陈朝颜收回目光,扫向四周。 第(3/3)页